郑州派尼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地址:中国-河南-郑州
  • 服务热线:0371-87096762
  • QQ客服:819298935
  • E - mail:819298935@qq.com
当前位置:首页 > > 新闻中心 > 集团新闻集团新闻

南水北调主题实践行,做渠首精神传承者‖派尼尔拓展“庆祝建党百年”党建培训

更新时间:2021-6-27   来源:郑州派尼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我们党的一百年,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,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,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。一切向前走,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;走得再远、走到再光辉的未来,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,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。
现在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,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、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。
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,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,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。
——习近平

“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、事关长远发展、事关人民福祉。”
——习近平
2021年5月14日



打开中国地图,俯瞰万里平畴,一条蜿蜒北上的人工渠,从秦巴山间出发,跨江淮、穿黄河、依太行,在1432公里的长途跋涉中一路北上,滋润四方。

这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。



1952年10月,毛主席视察黄河时,曾说过这样的想法:“南方水多, 北方水少,若有可能,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。”这算是“南水北调”最初的设想。后来在1958年成都会议上,毛主席又勾画出改造中国壮丽河山的设想:“打开通天河、白龙江与洮河,借长江济黄,丹江口引汉济黄,引黄济卫,同北京连起来。”并要求开工建设丹江口水利枢纽,把引汉(丹)灌溉工程列入计划。

自此,一项伟大的世纪工程,在伟人的指引下拉开了宏伟的序幕。



1969年1月,丹江口引汉渠首在邓县陶岔开工。按照南水北调中线规划要求“当闸前水位一四八点三米时(吴淞高程),过水五百个流量”的规模进行建设。

从这时起,邓县先后有21个公社、一半以上的干部轮流参加过工程建设,556个大队的支书、大队长、民兵连长全部奋战在建设一线;县直各单位均抽调干部为工地服务,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,有2万多人从开工一直干到工程结束。当时的邓县累计动员组织10万民工,连续奋战10个春秋,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丹大会战,开挖4.4公里引渠,建成了渠首闸及刁河灌区的配套工程,直接投资9860万元。整个工程开挖的土石方,若筑成一米高一米宽的墙,可绕地球一周半。会战中,邓县牺牲了141名民工,2287人因公伤残。

在工程建设中,邓州市舍小家顾大家,以责任和担当的气魄,在接收淅川县10752名移民之后,又把辖区内的九重、厚坡等30多万亩耕地整体划给了淅川,因此邓州成了“隐形淹没区”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开工之际,邓州再次接纳移民30000多人,占整个库区移民总量的五分之一,成为河南省第一移民安置大市。省委书记郭庚茂曾多次指出,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成功,是全省上下同心同德、齐心合力打了一场大硬仗、大胜仗,艰苦卓绝,史无前例,可歌可泣。



这是一面冉冉升起的精神之旗,它光芒万丈地映红了穰原大地。邓州人民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度政治觉悟和舍家报国的奉献精神,凸显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色,他们是这场战略工程的真正英雄。从此,一座渠,一种精神,被世人作为跨世纪的仰望。“勇于担当、艰苦创业、不怕牺牲、无私奉献”的渠首精神在中国薪火相传,永放光芒。

“调南方之水,解北方之渴。”

“一渠清水向北送,国之重器润北方。”

半个多世纪后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调水348亿立方米,约6900万人受益!



2021年5月13日-14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南阳市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,并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。他说,南水北调工程是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,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。

这一渠清水,是一部厚重的历史,记载着悲壮的沉没、迁徙的眼泪、重建的血汗;这宏大的工程,是一座精神的丰碑!











派尼尔拓展-南水北调主题实践行党建活动

主要内容:
参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坝和南阳引丹灌区肖楼分水口,详细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背景和历程,重温入党誓词并聆听《南水北调精神及时代价值》讲座。

做好渠首精神传承,发扬创新团结精神,弘扬优良作风,砥砺前行!

消息来源:央视新闻、中国青年网、河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、南阳市水利局官方网站